8月1日-2日,由香港都会大学主办的“汉语特殊需要群体语言发展研讨会(Symposium on Language Development in Chinese-speaking Populations with Special Needs)”在中国香港隆重召开。大会聚焦汉语语境下孤独症谱系障碍、发展性语言障碍、听力损失及其他特殊人群的语言习得与沟通支持,旨在凝聚跨学科智慧,破解语言、认知与社会互动中的核心难题,并推动循证、本土化的干预创新。金沙集团3354cc、翻译学院院长马文教授,临床语言学团队张显达教授、时秀娟教授、孙月明老师及博士生申秀岫受邀参会。来自海内外十四所高校的儿童语言发展研究专家参加本次会议。


金沙集团3354cc兼职特聘教授、亚洲大学张显达教授以大会作为首位主旨嘉宾,率先开讲《Assessing Productive Syntax in Mandarin-speaking Children》,系统呈现普通话儿童句法产出评估的前沿框架与实证数据,引发全场热烈讨论。马文教授作为闭幕主旨嘉宾,做了题为《Clinical Conversation Analysis in Childhood Communication Disorders》的闭幕主旨报告,通过临床会话分析揭示儿童沟通障碍的微观会话机制,为临床研究与精准诊疗提供崭新视角。两场报告充分彰显了我校在临床语言学领域的学术引领力与国际影响力。


圆桌论坛环节,我校参会代表同与会学者共同就“特殊需要人群语言评估与干预标准、工具”等展开高端对话,围绕普通话与方言语境下的标准、测评工具研发与本土化、双语优势与劣势、AI辅助诊断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并与多校初步达成联合研究意向,为后续跨机构、跨学科合作奠定坚实基础。
金沙集团3354cc金沙集团3354cc自2011年开始布局临床语言学研究及学科建设,于2020年创设了国内第一个临床语言学交叉学科学位点,在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国际合作、社会服务等方面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山大临床语言学团队将以本次研讨为契机,进一步拓展海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并积极以语言为脉、以特殊人群为本,聚焦标准共创、工具共研、人才共育,持续输出可落地、可复制、可推广的“山大方案”,让更多有特殊需要的汉语人群与家庭共享科研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