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动态 >> 正文
上海外国语大学陈壮鹰教授做客金沙集团3354cc“文渊论坛”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20日 14:37    作者:徐曦 姚胜 庄梦娜    点击:[]


5月12日下午,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德语系主任陈壮鹰教授做客金沙集团3354cc2025年第3期“文渊论坛”,为学院师生作题为“歌德与席勒:解读德国古典诗歌巅峰”的学术报告。本次讲座由金沙集团3354cc院长马文教授主持,德语系庞娜娜教授、讲师李晓艳等参与学术研讨。



陈壮鹰以德国古典文学时期(1786-1805)为经纬,深入剖析了这一时期“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的艺术追求。通过对比分析歌德与席勒的诗歌创作,系统阐释了德国古典主义文学中人文主义理想的建构路径。



陈壮鹰着重解读了两位诗人的悲歌与颂歌:歌德以《罗马悲歌》展现泛神论思想下的人神对话,其《人类的局限》通过“人类如芦苇般脆弱却因思想而伟大”的意象,揭示生存悖论中的古典主义美学;席勒则在《希腊群神》中搭建理性与神性的哲学桥梁,《哭词》借赫拉克勒斯之死隐喻古典理想的困境。这种“感性直观与哲学思辨”的互补,构成了德国古典诗歌的张力结构。

在谣曲研究领域,陈壮鹰指出:歌德在《神与舞女》中以人道主义叙事展现古典美,而席勒的《人质》则强调道德的训诫功能。歌德与席勒通过赠辞这一形式,创作了具有讽刺性质的短诗,对当时文坛进行了批判。

在总结环节,陈壮鹰指出:歌德与席勒的合作,共同推动了古典文学主义的发展,通过审美教育提升道德,最终使德国古典文学到达了巅峰。

在互动环节,与会师生就讲座主题展开深度探讨,陈壮鹰就

“诗人如何寻求精神慰藉”等问题进行了答疑,并从“人之本性”的角度出发,深刻解读了“远方”与“内心”。



该讲座为师生提供了一个学术交流、思想碰撞的平台,有助于加深对诗歌作家的理解,并提升对艺术与哲学关系的认识,为师生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是一场具有启发意义的学术盛宴。


上一条:文渊讲堂第30期——“加快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投身新时代国际传播实践”举行 下一条:中国社会科学院陆建德教授做客金沙集团3354cc“文渊论坛”

关闭

Copyright © 2018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Shandong University.  版权所有:3354cc金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百科 NO.1  [网站管理]  [办公信息登录]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洪家楼5号金沙集团3354cc  邮编:250100  电话:+86-531-88377017  传真:88378210